在喧嚣的网络世界里,铺天盖地的财富炫耀令人眼花缭乱:动辄几百万的豪车、轻松购置房产,百万存款仿佛成了标配,甚至营造出“共同富裕”的假象。然而,现实与网络的巨大反差,却令人不得不重新审视“有钱”的定义。
2025年,央行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存款达11.46万元,三口之家平均存款超过34万元。但这看似普遍的富裕景象,实则掩盖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平均数背后,是巨大的贫富差距。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显示,90%的家庭存款不足10万元,甚至有5.6亿家庭存款为零或仅有几千元。更令人震惊的是,前10%的家庭持有全国47.5%的存款,而剩余60%的家庭仅占有15.6%的存款,这与招商银行报告中提到的“二八定律”(2%的客户掌握80%的存款)不谋而合。
展开剩余69%让我们聚焦一个具体数字:30万存款。网络上充斥着“30万不算钱”的言论,有人晒百万存款,有人感叹“这点钱连厕所都买不起”。然而,银行职员的亲身经历却道出了真相:他们每天接触到的账户,最常见的存款数字并非30万,而是0。
那么,家庭随时能拿出30万存款,是否算作有钱人呢?笔者认为,在中国,这绝对算得上是富裕阶层。央行数据显示,存款超过30万元的家庭仅占全国家庭总数的0.6%—0.6%,数量在300万到800万户之间。这意味着,拥有30万存款的家庭,已经超越了全国超过65%的家庭。
然而,我们必须考虑一个重要的因素:负债。目前,中国约有2亿个家庭背负着房贷,全国居民房贷规模逼近39万亿元,其中70%的家庭负债源于房贷。高额月供吞噬着家庭的大部分收入,存款对他们而言已成为奢望。
更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一代的负债率正急剧攀升。2025年数据显示,30岁以下群体负债率激增,部分90后负债收入比超过200%,近90%的90后背负债务,人均负债高达12.7万元,需要18个月的工资才能偿还。对于他们来说,“存款”几乎已成为一个陌生的词汇。
因此,在剔除房贷、车贷等负债后,能随时拿出30万现金的家庭,无疑属于有钱人行列。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拥有30万流动资金但无房产的家庭,与拥有房产、车辆且无贷款的30万存款家庭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富裕家庭,他们已经超越了全国90%以上的家庭。 现实远比网络世界复杂得多,“有钱”的定义,也远比表面看起来更加多元且具有挑战性。
"
发布于:四川省倍顺网-炒股使用杠杆-股票配资网首页-股票配资注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