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解读临汾战役的历史意义、具体特征及其蕴含的精神价值,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在八一建军节前夕,7月26日,临汾市图书馆特邀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秀芳教授做客临图讲坛,为广大读者带来了一场“临汾战役:解放战争中的攻坚典范”主题讲座,带领读者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讲座伊始,赵教授以临汾尧庙烈士陵园内矗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为切入点,深情讲述了纪念碑的建立、内容及其象征。这座纪念碑不仅是对解放临汾的烈士们的缅怀,镌刻着临汾战役的悲壮与辉煌,更是临汾攻坚战役精神的象征,让现场读者深受触动。
接着赵教授讲述了临汾战役的背景和概况。临汾战役发生于1948年3月7日至5月17日,是解放战争中一场极具战略意义的城市攻坚战。这场战役在徐向前同志的指挥下,历时72天,最终全歼守敌2.5万余人,使晋南全境获得解放,为后续解放晋中和太原创造了有利条件,并支援了全国的解放战争,毛泽东评价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大胜利”。
展开剩余65%赵教授指出,临汾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因其城池依丘而建,内高外低,墙高壕深,形似卧牛,素有“卧牛城”之称。国民党守军在此构筑了四道防线,面对坚固的城防体系、地势险要等重重困难,我军将士在徐向前同志的指挥下,以坚韧不拔的意志,采取坑道爆破战术,克服各种难题,先后攻克东关和主城,最终全歼守敌,创造了城市攻坚的经典战例。
最后,赵教授重点剖析了临汾战役取得重大胜利的四个关键特点,为现场读者揭示了临汾战役何以成为“攻坚典范”的四个重要方面:坑道作战,“地下长城”的较量,展现了我军非凡的战术智慧与工程奇迹;军民协作,人民群众的支援,彰显了军民一条心的强大合力,凸显了人民群众无私支援的决定性作用;政治工作,思想武器保障胜利,坚定的理想信念教育,解除将士们的后顾之忧,士气高昂,为战斗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城市政策与群众纪律,赢得了民心,为后续城市接管和管理工作树立了典范,巩固了胜利果实。
整场讲座赵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用详实的史料、丰富的案例、确切的数据,全景式重现了扣人心弦的临汾战役,使读者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场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让读者深刻体会到胜利的来之不易与革命先辈所付出的艰辛和牺牲。
这场讲座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和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更是一次精神洗礼。而临汾战役所蕴含的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战斗精神,军民团结、众志成城的协作精神,以及严守纪律、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对我们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将激励着广大读者从中汲取奋进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砥砺前行。
发布于:北京市倍顺网-炒股使用杠杆-股票配资网首页-股票配资注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