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7日,英国苏格兰特恩伯里高尔夫球场,特朗普与冯德莱恩握手合影的镜头传遍全球。 美国对欧盟商品关税从威胁中的30%“砍”到15%,欧盟则承诺未来五年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购买7500亿美元能源和军火。
这场看似双赢的协议,被欧洲议员怒斥为“屈辱性投降”,而德国车企老板们却连夜开香槟,毕竟,躲过25%的汽车惩罚性关税,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特朗普的谈判策略像极了菜市场砍价:先喊出30%的“天价”,再“让步”到15%,制造“美国赢两次”的假象。 但15%本身仍是历史高点,要知道,此前美国对欧盟的平均关税仅2.2%,欧盟对美也仅2.7%。
冯德莱恩承认这是“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背后藏着一组数据:若真加征30%关税,德国汽车出口将暴跌19%,欧盟GDP直接蒸发0.7%。
汽车关税是博弈焦点。 欧盟每年向美国出口385亿欧元的汽车,此前面临25%惩罚性关税。 新协议将其降至15%,但要求车企“北美本土化率超65%”。 消息一出,大众宣布砸30亿美元升级田纳西工厂,宝马扩产南卡罗来纳州生产线。
为换取15%的“优惠价”,欧盟掏出三张支票: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40%定向投入“铁锈地带”)、7500亿美元采购美国能源和军火(包括液化天然气和F-35战机)、以及关键让步,全盘接受美国工业标准。
能源采购直击欧洲软肋。 俄乌冲突后,欧盟对俄天然气依赖度从40%暴跌至9%,而美国页岩气填补了缺口。 但7500亿美元订单引发绿党抗议:“这是把能源安全卖给华盛顿! ”
敏感的是军购条款:欧盟首次承诺将40%的国防采购预算投向美国军工企业,法国议员痛批“欧洲自废武功”。
协议宣布后,德国总理默茨第一时间点赞:“救了德国汽车业! ” 但法国总统马克龙全程沉默。分歧根源在于产业利益:德国车企占对美出口的28%,而法国更关注农业和数字主权。 法国农业部长直接开骂:“美国人用转基因牛肉换走我们的奶酪配额! ”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的炮火更猛:“这是美国对日本的‘勒索’翻版! 欧盟自损1.35万亿美元,只为填平特朗普的选票缺口。 ” 他算了一笔账:美国去年对欧贸易逆差2356亿美元,而新协议能让逆差缩减40%。
尽管冯德莱恩宣称“完成历史性协议”,但细节漏洞百出。 特朗普咬死钢铁关税维持50%,冯德莱恩却称“用配额制替代”,双方发布会各说各话。 烈酒关税更成谜团:波本威士忌和法国干邑是否豁免?欧盟仅回应“未来几天解决”。
芯片领域暗藏杀机。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放风:“两周内出台全球芯片关税新政。 ” 此举剑指中国,但欧盟芯片设备巨头ASML股价应声下跌3%,若美国加税,荷兰光刻机出口首当其冲。
美欧协议刚落地,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电话就打到白宫:“我们也要15%!” 此前日本已承诺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换关税“优惠”。 韩国、瑞士的谈判桌随即摆上相同文本。
发展中国家更忧心忡忡。 印度尼西亚贸易部长直言:“美欧15%的墙垒,可能把我们的棕榈油挡在门外。 ” WTO总干事警告,区域性关税同盟正瓦解多边贸易体系。
对中国企业而言,冲击已现数据。 研究机构预测,美欧新关税将导致中国对美出口减少4850亿美元。 光伏企业正加速向东南亚迁移产能,三一重工宣布在墨西哥新建工厂。
金融市场最先投票:协议公布后,欧元兑美元汇率上涨0.3%,德国DAX指数汽车板块飙升7.2%。 但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泼冷水:15%关税将使德国GDP一年内缩水0.15%(65亿欧元),欧盟整体GDP下降0.1%。
美国消费者也难言胜利。 一台30万欧元的德国机床,关税成本从6万飙升至13.5万,最终埋单的是美国制造商。 纽约联储模型预测:新关税或推高美国通胀1.2%。
斯图加特一家汽车零件厂老板的遭遇是缩影:“10%关税时,我们利润砍了一半;15%? 只能裁员或迁厂! ”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调查显示,43%的企业在10%关税下已感到“强烈冲击”,15%被视作“生死线”。
协议唯一“共赢点”在能源领域。 美国页岩油商连夜增产,路易斯安那州港口堆满发往欧洲的LNG运输罐。 欧盟能源委员苦笑:“至少比俄气便宜,虽然贵了美国本土价30%。 ”
倍顺网-炒股使用杠杆-股票配资网首页-股票配资注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